刚刚!恒瑞新高管团队确定:董事长、总经理、10位副总经理…
01 孙飘扬继续担任董事长、刚刚管团戴洪斌为总经理 销售人员不断优化 刚刚,恒瑞恒瑞医药发布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新高选举孙飘扬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队确定董戴洪斌为总经理。事长 同时,总经恒瑞医药聘任张连山、理位江宁军、副总孙杰平、经理蒋素梅、刚刚管团沈亚平、恒瑞王洪森、新高廖成、队确定董王泉人、事长贺峰、总经张燕为副总经理,刘健俊为其财务总监。 这是孙飘扬自2021年复出后继续担任恒瑞医药董事长的第二年,2021年8月4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会上,孙飘扬以全部赞成票当选恒瑞医药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 至于总经理戴洪斌,2022年5月5日,恒瑞便已经任命其为总经理。70后的戴洪斌是恒瑞医药的“老将”。公开资料显示,戴洪斌自2000年7月至今均在恒瑞工作,已经有23年,历任办公室主任和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2013年4月起任副总经理,2020年1月起任董事、副总经理,2022年5月起任董事、总经理。 从个人简历来看,戴洪斌具有法律、经济、管理复合学历背景,是中国药科大学社会与管理药学专业在读博士。 过去一年来,恒瑞医药陆续更迭核心管理层,优化销售及研发人员结构。 梳理发现,2022年恒瑞医药共有4位副总经理离职,包括张月红、邹建军、陶维康、张晓静。从他们的履历可以发现,这四位恒瑞医药之前的副总经理,均不是恒瑞内部培养的人才,任职年限在4-8年不等。 从恒瑞高管的变动来看,或许具有恒瑞基因且熟悉各项业务,在运营管理、执行等方面能力突出的人才是恒瑞当前发展所需。 在江宁军担任恒瑞副总经理等职务时,对于恒瑞医药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调整,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就表示,这是其持续推进研发管理人才领域专业化、年轻化的必然过程,近年来一批年轻研发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有助于恒瑞在保障创新研发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基础上,进一步输入“新鲜血液”。 目前,由孙飘扬、张连山和江宁军组成恒瑞医药战略决策小组,全面负责恒瑞医药的战略和研发决策。 管理层外,恒瑞医药对销售人员也进行了大的调整。 2022年半年报显示,恒瑞医药进一步精简销售人员,继续降低销售运营成本,提升销售运营效率,报告期内销售人员减少了2300余人。这也是自2021年恒瑞公开宣布将年初的17138人优化至13208人来,再次宣布优化。 一年半内的两次优化,恒瑞员工直接减少超6000人。 面对长期存在的仿制药收入明显下滑、创新药增长缓慢等问题,恒瑞医药的发展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截至2023年2月2日15:00,恒瑞医药的总市值为2742.97亿元,与2020年年底最高点时超6000亿元市值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02 新的一年孙飘扬继续带队 恒瑞何时摆脱转型阵痛? 距离2021年8月孙飘扬正式回归,已有500余天。 技术出身的孙飘扬,更加注重研发效率和资源整合,产品管线更加聚焦,“没有差异化的产品该停就停”,这也导致之前仿制药业务产线的人员能转新管线的就转,不能转的就走人。 恒瑞从上到下不断进行人员优化。在恒瑞,孙飘扬曾说过一句话:“人在哪,我们公司就开到哪。我们对人才非常渴望,因为只有人才能做事情”,足见恒瑞对人才的重视。 恒瑞的血性与野心,也让业内流传着关于恒瑞医药的两句话 :“只要恒瑞的人我们都要,只要恒瑞做的项目我们都做”。 但不可忽视的是,自从市值蒸发3000多亿,仿制药起家的恒瑞依旧处于调整转型期。 如何才算转型成功? 有业内人士表示,创新药收入占比超60%,或大品种获FDA批准上市才算。证券曾预测,2022年恒瑞医药的创新药收入将达到总营收的50%,并在2023年达到60%。 一方面,恒瑞目前已上市创新药达11款,还有60多个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26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另外有多个创新药产品实现全球同步开发。另一方面,恒瑞的科研投入不断增加。 新年伊始,恒瑞多个创新药获临床试验批准。 1月31日,恒瑞医药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收到国家药监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批准注射用SHR-A1811联合达尔西利、氟维司群、贝伐珠单抗或来曲唑/阿那曲唑治疗HER2低表达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的开放、多中心Ⅰb/Ⅱ期临床研究。 恒瑞在2021年12月获批上市的达尔西利,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型高选择性CDK4/6抑制剂。 有医药研究员表示,“乳腺癌治疗格局逐步改写,HER2 low患者将从HER2ADC bystanding effect获益!恒瑞医药创新转型再加速”。 尽管如此,业绩恢复需要时间。 研发费用超20%的投入,商业化BD不断烧钱,净利润增速不会太快。 不同于之前一直闷头搞研发,恒瑞如今也在创新药上开始“买买买”。例如,参股璎黎药业;13亿收购万春医药普那布林;投资天广实,联姻启愈生物;又大手笔引进基石药业CTLA-4单抗等。 一方面,可能是恒瑞战略与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近两年biotech领域普遍估计偏低,大批创新药企陷入亏损,相比之下,尚处于盈利的恒瑞,很可能在资本寒冬下,在创新药行业低谷期,以较低价格收购管线。 最终,恒瑞能否在孙飘扬的带领下重回“A股一哥”的位置,拭目以待,毕竟时代变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入主华灿光电后参股荣耀,京东方要放长线钓大鱼?
- 高盛:维持中国平安买入评级 目标价83港元
- 兴业证券:予康师傅控股审慎增持评级 目标价15.2港元
- vivo Y35海报泄露 或很快推出 骁龙680+5000mAh电池
- ESR11月21日斥资约586.36万港元回购35万股
- 中国平安:对汇丰任何改善业绩、提升效益的措施保持开放支持
-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注销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等煤矿企业(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公告
- 韩国2021年总和生育率及新生儿数量均刷新历史最低值
- 美国“猎户座”飞船抵达月球
- 建信同单基金、广发集远等多只产品提前结束募集
- 密封未拆原版iPhone 1代拍出约24万元,iPod 1代售价约17万元
- 俄媒:俄米格-31I战机成\
- 福特因雨刷器故障全球召回57.2万辆F-150
- 京东健康上半年营收202亿元扭亏为盈 新玩家闯关IPO,互联网医疗仍在探索
- 中国周边这两个重要邻国 现在纠结一个问题
-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行长:美联储“明显”需要收紧货币政策
- 农民工与人口格局之变:中西部多地缘何实现常住人口增长?
- 因西方制裁 俄罗斯人在土耳其购房数量激增
- 澳高校专家:外国人需适应中国超出其预期
- 视频|杨德龙:我国经济转型最受益的是清洁能源和消费两大方向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