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区域经济格局重塑,42城撑起“半壁江山”
每经记者 程晓玲 每经编辑 杨欢 过去十年,半壁江山我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年区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域经 其中,济格局重42个重点城市(包括万亿GDP城市、塑城副省级城市、撑起省会城市)经济总量从25.4万亿元增至52.6万亿元,半壁江山占全国比重近半,年区成为撑起中国城市经济版图的域经“顶梁柱”。 十年间,济格局重上海、塑城北京、撑起深圳、半壁江山重庆、年区广州、域经成都、苏州、杭州等8城经济增量超过万亿元,万亿GDP城市也从6个大幅增至24个。 从GDP增幅来看,超过半数以上的重点城市2021年经济总量比10年前翻了一倍,其中,拉萨、贵阳、合肥、福州、海口等城市增幅领先,超过了150%。 GDP之外,这些“塔尖”城市的人口总量、城区规模各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透过42城十年生长图谱,希望能够借此一窥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以及背后的演化趋势。 GDP:谁是跃升最快的城市 在全国数百座城市中,由万亿GDP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组成的42个重点城市,凭借其经济社会地位和发展水平占据着核心阵营。 其中,经济实力无疑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连上六个10万亿元级台阶,稳居全球第二。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42个重点城市的贡献不容小觑。 数据显示,42个重点城市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25.4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52.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45.9%,接近全国经济总量的一半。 具体来看,哪些城市增长最快? 从增量看,对比2012,全国共有8个城市经济增量超过万亿元,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苏州、杭州,同时也是2021年城市经济总量前八强。武汉、南京增量同处9000亿元量级,位列第九、十名。 城市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年间,万亿GDP城市从2012仅6个增加至2021年的24个,新晋成员既有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等迅速崛起的省会城市,也不乏青岛、佛山、无锡、泉州等非省会经济强市。 很大程度上,头部经济强市的高增量得益于其较大的GDP基数。而根据各城市的经济增幅,则可以看到每座城市与自身相比取得的进步。 相较2012年,42个重点城市中有28个实现经济增幅超过100%。也就是说,有6成以上的城市,2021年经济总量比2012年翻了一倍以上。 其中,经济增幅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为拉萨、贵阳、合肥、福州、海口,增幅均超过150%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3个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的城市,合肥和福州的高增幅尤为不易——从2012年GDP4000亿元左右跃升至2021年超过1.1万亿元,双双跻身“万亿俱乐部”。 与此同时,合肥和福州也是重点城市中经济排位提升最大的2座城市,其中合肥从2012年第29位升至2021年的第19位、福州从第28位升至第20位,排名分别上升了10名、8名。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向城叔表示,近年来,被誉为“最牛风投城市”的合肥以过人魄力陆续引进诸多重点产业项目、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再叠加长三角地区产业承接、行政区划调整等利好,是其经济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福州的成长则伴随福建省经济实力的整体跃升。“从1978年经济排名全国第23位到今年上半年的第8位,福建省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而在强省会战略和东南沿海区位优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福州的发展也相对较快。”丁长发说。 人口:两城十年增量超700万 人口是我国城市发展格局演化的另一缩影。回顾过去十年,42个重点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如何? 从总量上看,2012-2021年,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数量从11个升至16个,十年间新增5个。其中,新晋千万级人口城市包括杭州、青岛、西安、长沙、郑州、东莞6城,退出的1城为哈尔滨。 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天津、武汉、西安、苏州。相比2012年,武汉、西安凭借较快的人口增势后来居上,“挤掉”哈尔滨、石家庄,成为前十强新成员。 从增量来看,常住人口增量超过300万的共8座城市,分别为深圳、成都、广州、西安、郑州、武汉、杭州、长沙,其中7个为省会城市、5个位于中西部。天津和哈尔滨十年人口增量垫底,分别减少75.1万、40.15万(哈尔滨2012年基数参照“六普”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十年人口增量居前两位的深圳、成都均超过700万人,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欧洲国家的总人口规模。其中,深圳常住人口从2012年1054.74万增至2021年1768.16万,成都从1417.8万增至2119.2万。 人口集聚效应显著,离不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 过去十年,深圳和成都经济增量均超过万亿元,在重点城市经济排名中各上升一个位次。与此同时,两地近年来发力引进各类人才的努力有目共睹,人才吸引力“含金量”十足。 据公开报道,目前深圳人才总量达663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超过2.2万人。成都人才总量达587.6万,近年来新落户青年大学生59万余人。 16个千万级人口城市之后,佛山、宁波、合肥、南京、济南、沈阳、长春2021年常住人口均突破900万,距离千万大关已近在咫尺。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现有超大城市7个,特大城市14个。 按城区人口数排序,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特大城市则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区人口的增减更能反映城市建设发展的活力。日前,郑州发布新政,拟进一步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条件,成为2022年首个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的特大城市。 根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此前的初步测算,2035年,超大城市(城区人口1000万人以上)数量将达到12个,中等城市(城区人口50-100万人)将达到115个,小城市和小城镇(50万人口以下)将达到约1.5万个。 建城区:42城占全国比重超1/3 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必然要求城市建设规模同步拓展。除了城区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也是衡量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指标。 所谓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根据住建部公布的《201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和《2020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21年数据未公布),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1年43603.23平方公里增至2020年60721.32平方公里,新增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 42个重点城市(不含下辖和代管县级市,下同)建成区总面积从2011年1.67万平方公里增至2020年超过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城市建成区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其中,重庆、广州、上海、东莞、天津城市建成区面积均超过1000平方公里(北京数据未公布),在42个重点城市中排名靠前。东莞之所以能够跻身前列,主要基于其不设区、也没有代管县级市的发展模式,建成区面积一度迅速扩张。 规模大、比重高,反映出这些重点城市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随着城市越来越“大”,其发展质量以及规模扩张背后潜藏的各种结构性问题,也愈加受到关注。 201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这也是中央层面首次出台专门文件谋划都市圈发展。 此后,各地纷纷加快都市圈培育建设进程。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各地陆续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明确提出都市圈建设相关内容。 自2021年2月的南京都市圈到今年8月的重庆都市圈,已有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等6个国家级都市圈发展规划先后获批。武汉、郑州、合肥等都市圈建设也在正式文件中获得明确支持。 长远来看,这些承担着国家级都市圈建设重任的城市,不仅要做强自身,还应进一步扩大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在未来区域经济格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电子烟调价幅度普遍在20%到50% 消费者“放弃”电子烟?
- 公司的商标注册流程是什么?
- 黑鲨2pro怎么恢复出厂系统?线刷宝刷机工具线刷教程
- 上海老人收藏爱好多,创下6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 距续展不足两月 百联优力添6500万元罚单 顺利续展“迎考”
- FIFA最新世界排名完整版图片,fifa最新世界排名前五十名 — 探灵网
- 华为p7系统最新版本
- 华为手机锁屏密码忘了怎么解开?两个方法轻松解决忘记密码
- 世界杯广告牌把蒙牛的LOGO放反了……
- 夏季注意安全用电
- 换蛋期怎么缓解,换蛋期怎么缓解痛经 — 探灵网
- 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币预约领取后惊现币种错误 错版孙中山纪念
- Genesis警告投资者其有破产风险,比特币在15000美元关口摇摇欲坠
- vivo X27 8GB+128GB版刷机包下载,vivo智能手机官方ROM
- 2015熊猫金币的价值走向
- 人民币汇率震荡:艺术市场何去何从
- 欧洲在“俄油禁令”实施前疯狂买柴油:采购量较上月增长126%
- 刚果人吃什么,刚果人吃什么那么大 — 探灵网
- 法贝热Fabergé推出一枚情人节主题Treillage彩蛋吊坠 – 我爱钻石网官网
- 注册贸易公司的相关流程都有哪些?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