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刊文:做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
经济日报 编者按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日报二十大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刊文航天强国、做中交通强国等目标。国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现代二十大精神,从今天起,化开“产业聚焦”栏目推出“强国”系列报道,经济敬请关注。日报 党的刊文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做中这是国式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战略升级,为今后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现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化开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技术水平长足进步,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运输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从“有没有”到“够不够”再到“好不好”的跨越。面对世情国情的不断变化,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到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擘画了宏伟蓝图,将进一步发挥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行引领作用,为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强大力量。 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交通运输行业近些年发展迅猛,但离交通强国还有不小差距。交通运输行业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在交通设施数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交通质量的有效提升,提高行业的现代化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 “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是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说。 相较于公路运输,铁路和水运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等优势明显。交通部门一方面以多式联运提速为抓手,强化运输衔接。积极完善多式联运骨干通道,加快货运枢纽布局建设,健全枢纽集疏运体系,创新运输组织模式,探索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加快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 另一方面加强能力建设。以铁路运能提升和水运系统升级为重点,加快补齐短板。突出铁路在大宗货物运输中的主导地位,大力推动江海直达、江海联运发展;以公路货运治理和城市绿色配送行动为载体,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积极发展集中配送等先进模式,构建全链条运输绿色新模式。 经过几年努力,我国运输结构持续优化,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由2017年的7.8%提高至2021年的9.2%;水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长23.4%;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集疏运量比2017年减少超过4亿吨,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等17个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全部改为铁路和水运;2021年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754万标箱,比2017年翻了一番。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以发展多式联运为突破口,加快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促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推进运输服务规则衔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不断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韩敬华说。 除了优化调整结构,交通运输行业还需要在技术水平、标准体系、服务能力方面全面提升。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舒驰表示,要围绕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装备技术升级,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信息网融合发展。推进交通运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加快推动智慧交通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着力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 交通运输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更好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强筋健骨? 目前,我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航空航海通达全球,邮政快递通村畅乡。客货运输周转量均居世界前列,网约车、共享单车、网络货运、智慧物流等交通运输新业态蓬勃发展。这些成就有效推动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对外开放,形成了内外联动的良好局面。 交通投资保持高位有效拉动内需。“今年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维持了高位运行。”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侯振兴表示,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疫情影响,交通部门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启动首批15个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建设,推动川藏铁路、京沪高速改扩建、平陆运河、长沙黄花机场(三期)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以稳增长为重点,积极拓展投资新空间。 交通保通保畅有效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保持交通运输网络总体畅通,保障粮食、能源、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深化交通运输国际交流合作,着力构建互联互通、面向全球的交通网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前三季度中欧班列开行超过1.1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累计发送超过50万标箱。 侯振兴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门将抓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工作,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执行今年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在这次调图中,公益性慢火车的对数不但没有减少,还提高了列车的开行质量,部分列车调整为空调列车,部分车站进行了提质改造。 人民满意的交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部署,到本世纪中叶,要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其中,人民满意被列在了第一位。 舒驰表示,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5年。要牢牢把握服务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效服务畅通经济循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农村地区是交通投资和建设的短板,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门高度重视农村物流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创新农村物流组织模式、整合物流资源、补齐设施短板、完善标准体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基本实现了“县县有站,乡乡设所,村村通邮”,推动了农村物流与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等供应链上下游的跨业融通,有效服务支撑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前三季度新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左右。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交邮联运覆盖2185个乡镇1.5万个村。”侯振兴介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要继续坚持加大对农村交通的投入力度,持续深入推进交邮融合、资源整合,以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培育为抓手,指导各地补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创新农村物流服务模式,提升运营组织效率和服务品质,全力保障农资产品运输顺畅,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此外,交通强国建设还要着眼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舒驰表示,要围绕加快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让出行服务更加便捷舒适、经济高效,加快建设现代交通物流体系,促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确保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拜登称俄在乌实施“种族灭绝”? 美国务院发言人:那是他自己的感受
- 兖矿能源:兖矿财务公司一季度净利润约9668.88万元同比增长20.36%
- 俄国防部:俄军用导弹摧毁12个乌军事目标
- 浙江加码对非经贸合作 签约项目金额约580亿元
- 第131届广交会明日线上开幕:超90万件新品参展创新高,117家RCEP成员国企业亮相进口展
- 江小涓为教育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做辅导报告
- 一季度新增贷款创新高,央行:信贷投放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 中保投资党委副书记、总裁贾飙: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保险资金监管政策还有进一步优化调整空间
- 个人系公募该如何度过“7年之痒”?
- 存货类会计政策披露不完整、不真实 当代文体收湖北证监局警示函
- 总投资103亿元!长春市九台区2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 航空和水运如何实现低碳发展?专家提出这些建议
- 知乎找不到“答案”?
- 治理“饭圈”乱象,豆瓣鹅组等7个问题小组被停用
- 金山云任命曲静渊女士为独立董事 体现ESG方面多元化关注
- 美银证券:维持汇丰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65.89港元
- 估值降至近10年3%分位之下,如何布局这个“物美价廉”的指数?
- 急救前必须做核酸?专家:不必!创新机制可避免次生灾害
- 广交会“朋友圈”又扩大了!全球合作伙伴达170家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