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看电视遇“三重买单”,套娃式收费让用户“离开客厅”
你家里的三重买单电视多久没开了? 近日,演员李嘉明发布视频公开指责智能电视收费乱象。消费李嘉明称,电视现在打开电视全是遇套收费的,不仅要买平台VIP,娃式每个项目还要单独收费,收费花大几千买的让用电视看不了。对此,户离网友纷纷点赞,开客有网友留言称,三重买单“现在这些节目都要充会员才能看,消费会员还有各种门道。电视大人看电视剧要充平台会员,遇套小孩看动画片又是娃式少儿会员,看电影还得再交钱。收费真的太坑了。” 所谓智能电视,是以宽带网络为载体,以视音频多媒体为形式,以互动个性化为特性,为所有宽带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智能终端。用户通过智能电视,不仅能收看传统电视台节目,还能投屏下载各类互联网内容如长视频,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内容供给。 电视市场竞争激烈。不少智能电视品牌为了抢占市场,采取低价策略,某品牌32英寸电视只卖799元。为了弥补硬件层面的投入,智能电视在内容收费上层层加码。用户发现,看似琳琅满目的频道节目,但大部分都属于收费节目,要将互联网及长视频内容投屏到电视,又要另外付费。 用户面临“多重买单”:在支付了电视购买费用后,再加上一笔有线电视服务费,想看更多频道节目,还要再额外缴纳更多会员费,同一内容在大小屏(手机屏和电视屏)也要重复收费,并且还要忍受频道或节目插播的各类广告。 对此,有人戏称为“套娃式收费”。智能电视所宣称的海量内容变成了一道道收费墙,阻隔了用户与内容之间的联结。 公平而言,从鼓励内容创作生产、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对部分精品影视剧、综艺等内容收费观看,也是必然趋势。 但智能电视在收费标准制定上,仍需慎重考量国情和市场接受度。一方面,中国用户付费习惯培养仍处于发展初期,收费乱象很容易吓跑用户。 除了收费高外,乱收费、套娃式收费必然导致用户收看体验变差,对看电视的老年人来说体验尤其不好。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吐槽智能电视收费乱象的原因所在。 由于人们观看习惯发生改变,包括智能电视在内的电视产业销售额近年来持续下滑。据奥维云网全渠道数据,2022年1-10月中国彩电线上市场零售额规模为490亿元,同比下滑6.5%。同期,线下市场零售额规模为388亿元,同比下降14.9%。面对市场下滑趋势,如果智能电视采取节目内容高收费模式,必然会导致更多用户“离开客厅”,造成市场的进一步萎缩。 目前来看,智能电视不仅没有提供更加开放、低门槛的内容获取通道,反而造成了更高的内容获取成本,这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随着短视频、直播等内容新形态的出现,以及它们所采取的免费服务形式,内容服务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在如此情况下,智能电视厂家如果对用户有关高收费现象的反馈不加以重视,其品牌形象、服务质量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频频失分,其后果就是被体验更好的新模式所逐步替代,最终丧失市场。 套用一句这些年流行的互联网用语:“时代抛弃你时,不会跟你打声招呼。”智能电视是电视技术和服务迭代的产物,更应为用户带来良好体验和优质内容,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了快速回本获利,而在会员收费上急功近利、杀鸡取卵。 财经评论人 毕舸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汽协: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延续良好势头,份额超过50%
- 刘畊宏背后新蓝海?机构预测2026年线上健身市场规模近万亿元
- 20cm跌麻了:本以为是抄大底,结果惨被反撸!基金大佬:还是太“拥挤”惹祸?
- 融通医疗保健基金经理蒋秀蕾:医药估值性价比凸显
- 人还活着为何会被人祭奠4.3万次?网络祭祀平台乱象调查
- 突发!人民币一度急跌600点,吓坏A股跳水?
- 东吴期货:本次煤炭取消关税对焦煤短期影响不大
- 高档酒收入减少,*ST中葡一季度亏损181.21万元
- 刘强东发全员信:京东副总监以上高管降薪超10%,设百亿住房保障基金
- 浙江疫情最新情况: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本轮疫情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BA.2
- 港交所拟增加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期货合约月份
- 捐给上海长宁区的物资去了普陀区?京东:物流车挂旧条幅未取下
- 接管袁芳最大的基金!但修世宇挺让人担心…
- 德国联邦议院正式批准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
- 大众汽车据悉寻求在美国开设第二家工厂
- 注意!北京朝阳区公布最新临时管控区动态调整范围示意图
- 中国平安独家承保央视卡塔尔报道团 打造体育产业保障体系
- 未完成协调布林肯就宣布日本将出席北约峰会,日媒:可被解读为要求日本“参战”
- 泰达宏利基金:政策精准调控,稳增长和疫情修复板块占优
- 董事声明文件所盖印章已被封存?文件涉嫌伪造或变造?ST中昌印章争夺战还没完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