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港股IPO数量下滑 专家预计今年流动性将改善
本报记者 许 洁 随着持有2022年港股IPO最后3张“门票”的年港博安生物、康沣生物以及成功登陆港股,股I改善2022年港股IPO市场顺利收官。数量 从数据来看,下滑性受多重因素影响,预计2022年港股新上市企业数量、今年募资总额等均有所下滑,流动但港股市场并不缺亮点,年港比如医药企业上市热情不减,股I改善“中概股”回流趋势延续,数量多家公司在港交所实现了双重主要上市,下滑性港股特殊目的预计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平稳起步等。 展望2023年,今年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流动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2023年港股IPO市场将逐步恢复。年港一是中国宏观经济呈稳步复苏态势,叠加外部扰动因素逐步消退,港股有望迎来修复行情,将对港股IPO构成支撑;二是中国香港仍然是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随着互联互通机制逐渐完善,其吸引力正逐步增强;三是在中概股回归趋势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有望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地。” 去年港交所IPO募资额 位列全球第四 记者据同花顺数据梳理发现,2022年港股IPO市场首发家数为80家,2021年是96家,2020年为144家,新上市企业数量有所下滑。7月份和12月份为2022年度港股市场上市新股最多的两个月份,分别有15家和17家。从募资额来看,2022年全年港股IPO市场募资总额为1034.05亿港元,较2021年的3250.91亿港元下滑了68.19%。 2020年和2021年,港股市场IPO募资额分别位居全球第二位和第四位。那么2022年表现如何?据德勤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以IPO募资额排名,港交所位列全球前五大证券交易所第四位,前三名分别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韩国证券交易所。 和合首创(香港)执行董事陈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数据来看,2022年前两个季度港股IPO募资额下滑较为严重。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港股市场出现回暖,、、等公司IPO募资额均超100亿港元。” 虽然2022年港股新上市企业数量同比出现下滑,但全年共有156家企业递交了港股IPO申请(2021年为133家),正在等待处理的尚有78家。有拟IPO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公司招股书即将失效,但我们会及时更新,港交所依然是我们的上市首选。” 医疗企业 赴港上市热情不减 同花顺数据显示,从行业来看,医疗保健行业、资讯科技行业、非必需性消费行业是2022年港股IPO市场新上市企业数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21家、15家、12家。2021年,这一排名顺序为医疗保健行业、地产建筑行业、非必需性消费行业,分别为34家、19家、16家。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分析称:“2022年港股IPO市场中,医疗保健行业的公司数量较多,这和港股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有关——偏爱有一定技术壁垒、需求稳定的公司,而医药保健行业中的企业往往符合这些要求。” 医疗企业积极赴港上市也受益于港股“18A章”政策,该政策提出“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在2020年、2021年有不少生物医药公司通过“18A章”上市,且上市后涨幅较大。 但也有投资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便医药企业通过港股‘18A章’成功上市,但最重要的仍是企业自身的商业化前景,这决定了企业何时能够盈利,如果项目迟迟无法实现商业化落地,那么最终还是会被投资者抛弃。” “2022年通过‘18A章’上市的企业相比以前不算多,投资者也比较谨慎。”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缪熙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港股对企业吸引力依旧 预计1月份“18C章”将落地 2022年港股上市的方式愈发多元化。 2022年12月30日,和以介绍方式赴港上市,包含这两家公司在内,共有9家公司通过介绍方式在2022年登陆港交所。介绍上市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发行新股对原有股东的摊薄效应,且没有承销环节,审批流程较短。 另外,知乎、涂鸦智能、、哔哩哔哩等都选择在港双重主要上市。此外,港交所于2022年实施SPAC上市制度,2022年12月23日,港股第五家SPAC正式上市,而增设SPAC机制是港交所构建多元化资本市场结构的重要战略之一。 陈达表示:“知乎和哔哩哔哩等企业双重主要上市,是2022年港股‘大事件’。这些公司有望进入,给国内A股投资者提供参与机会。” “一批企业在港实现双重上市,充实了港股标的,为港股引入更多国际投资人,并为港股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盘和林表示。 2022年10月19日,港交所就修订《上市规则》以让特专科技公司于港交所主板上市的上市制度(18C章)提出建议,并咨询市场人士意见。港交所“18C章”咨询文件体现为放宽对于特专科技行业赛道企业上市的条件,以满足产品或服务商业化尚处于早期的潜力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新上市规则将增加香港上市公司种类,让更多不同类型的公司可进入这个具备深度和流动性的市场,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 缪熙平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预计2023年1月份“18C章”会落地执行,至少会有20家至30家高质量、高科技企业通过“18C章”在港股上市,从而带动投资气氛回暖。此外,港交所也在全球积极推介,希望吸引更多外国公司赴港上市,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大型公司选择在港股上市。港交所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会同时进行。建议加强中国香港和内地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进一步提升港股吸引力。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熙康也表示,疫情对拟上市公司公证等法律流程产生了影响,但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企业IPO进程或将提速。 “随着港股估值中枢的修复,其吸引力会逐渐提升。”陈达表示。 盘和林则判断:“预计2023年港股的流动性将改善,IPO公司数量或增加,将更大力度支持初创公司融资。” “中国香港拥有亚洲首屈一指的衍生品交易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市场对企业依旧保持着极强的吸引力,2023年港股IPO市场一定可以续写新的篇章。”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林海明如是说。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斯诺克英锦赛:丁俊辉获亚军
- 美联储“鹰”声不断 多位官员重申:遏制通胀仍是首要任务
- 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5030万吨 旺季收购进度已超八成
- 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十年下降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提升
- 巴菲特重金抄底台积电 华尔街如何看?一文读懂
- 面板遇低谷 上半年厂商利润集体下滑
- 政策支持高效节能电机 概念股二季度业绩环比显著回升
- 开学季消费小高峰拉长,商家“学生特惠”订单量增长25%
- 宁德时代、新吉奥投资成立新公司 注册资本2000万元
- 探访幼儿园开学首日:有家长不停刷手机看孩子消息
- 遭英国监管机构指责“可能削弱市场竞争”,微软和动视暴雪回应
- 曾志伟出任TVB总经理,称“多培养几个刘德华、谢霆锋”,最致命的是年轻人看惯了短视频
- 中国电商围攻亚马逊
- 俄媒:乌方袭击赫尔松州新卡霍夫卡
- NASA定于9月3日重新发射“阿尔忒弥斯1号”火箭
- 公募基金上半年成绩亮丽:震荡市巧打“特色牌” 多家公司业绩“双增”
- 内蒙古赤峰:二胎及以上家庭买二套住房的,按首套政策执行
- 上市银行高管增持自家股票为哪般
- 里士满联储行长Barkin:美联储将“尽其所能”遏制通胀
- 暑期档票房破91亿元:《隐入尘烟》出圈成黑马,80后观众被调侃为“老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