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事故算我的!” 奔驰宣布为L3级自动辅助驾驶担责
近日,出事驰宣梅赛德斯•奔驰(下称“奔驰”)官宣称,故算当配备L3级Drive Pilot自动驾驶系统的奔担责车辆开启辅助驾驶系统后,奔驰将对汽车的级驾驶运行承担法律责任,这一举动在行业内引发关注。自动 可以预见的辅助是,车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产生的出事驰宣事故责任由谁来负一直是目前最具争议的问题,而奔驰此举无疑为此开了个好头。故算 奔驰或推动自动辅助驾驶高速发展进程 有些舆论认为奔驰可以给出“出了事故算我的奔担责”这样的承诺,是级驾驶奔驰对其辅助驾驶技术的自信,其实这样理解也没错,自动毕竟奔驰的辅助L3级自动驾驶系统是全球首个通过政府机构认证的。 在2021年12月时,出事驰宣奔驰宣布已经顺利通过德国联邦机动车管理局(KBA)审批,故算成为全球首家获得联合国《自动车道保持系统(ALKS)》L3级别自动驾驶认证的奔担责汽车企业,并且还获得了在德国高速公路合法上路的资质。根据之前奔驰的规划,其DRIVE PILOT 系统将于2022年上半年在德国上市,后续将申请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的法律许可。 但也要注意,奔驰通过限制条款对新规进行了补充。 奔驰称,驾驶员在开启Drive Pilot后可以不用目视前方道路,甚至可以分心玩手机、看电影,但限制条件规定,辅助驾驶察觉到异样时会提示驾驶员接管,若驾驶员不接管造成后果,将由驾驶员承担责任。 也就是说,驾驶员虽然可以在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稍作放松,但仍需做好随时接管车辆的必要性,否则责任仍需驾驶员承担。只有系统未提醒驾驶员接管时发生事故,才可由奔驰承担责任。这也表明,除了特定的驾驶场景,驾驶者依然是责任主体,而这也与L3级别自动辅助驾驶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有关,即系统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代替驾驶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表示:“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仍在发展过程中,当前汽车市场中量产的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能力仅能实现以驾驶员负责为前提的辅助驾驶功能。在驾驶员负责的前提下,辅助驾驶功能是可以提高驾驶员驾驶的安全性的。” 汽车行业对自动驾驶的认知,目前主要来自于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制定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而照此标准,除L1级别被称为“辅助驾驶”外,其余级别的描述中均包含“自动”字眼。因此这也导致现阶段各家车企的该领域技术基本处于“L2”阶段,但都命名为“自动辅助驾驶”。尽管SAE很早就对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所产生的事故责任划分清楚,但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按照SAE的标准出台十分明确的法律法规 ,甚至“自动驾驶”相关法规在有些国家还基本属于“真空状态”。因此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造成的事故责任划分难定,与该方面法规不完善有相当大的关系。 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随着奔驰主动表示对辅助驾驶技术担责之后,势必将会有更多的车企加入这一行列,开始宣布为开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产生的事故担责,这也意味着此前一直受限于法规发展缓慢的L3级自动驾驶因车企推动而加快发展脚步。” 发展核心技术需要标准法规日益完善 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已进入落地关键期,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数据显示,乘用车L2级自动驾驶已经实现大规模商用化应用,2021年,全口径乘用车有22.2%安装L2级自动驾驶系统,自适应巡航(ACC)、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保持系统(LKS)、自动泊车(APA)等技术已经实现广泛上车应用。 但想要全面发展汽车智能化,从而实现弯道超车,也需要高度自动驾驶技术L3及以上在特定场景和限定区域率先应用。 推广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技术,必然离不开具体成熟的监管法规对其监控。2021年8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下称“管理意见”)。《管理意见》中指出,企业生产具有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明确告知车辆功能及性能限制、驾驶员职责、人机交互设备指示信息、功能激活及退出方法和条件等信息。 在产品准入方面,《管理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自动驾驶功能产品安全管理,应当确保汽车产品能自动识别自动驾驶系统失效,并能采取风险减缓措施;具备人机交互功能,显示自动驾驶系统运行状态;具有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满足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网络安全等过程保障要求以及各类测试要求。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坦言:“经国务院批准,我们已形成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每年要召开一次会议,深入开展跨部门跨行业协调,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测绘局、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政策体系逐步建立,《道路交通法》修订以推进L3。核心技术协同创新推进,标准法规日益完善,测试应用有序推进。” 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有不少代表委员建议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实施。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就陈虹建议,要明确自动驾驶系统的合法地位,制定责任划分标准规则和处置机制,建立自动驾驶系统的等级评价认证体系和准入机制。相信随着更多法律法规的出台,自动驾驶领域也会得到相应的完善。而如果越来越多的车企可以如奔驰一样宣布主动担责,也会助力整个行业实现质的飞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T-Mobile正在网络运营和工程部门裁员
- 收金1054亿!上海第三轮集中土拍收官
- 经济日报:产业政策聚焦强韧性优布局
- 宁夏永宁县举办购房促销活动:发购房补贴,鼓励房企参与促销
- 韩总统办公室:特斯拉将扩大与韩合作 马斯克计划在亚洲再建一厂
- 它的笔怎么敢卖这么贵
- 十大券商:持股过节吗?最稳妥的入场时机预计在10月,不急于抄底
- 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立足本源,打造具有数智基因的资产管理能力
- 汪小菲的麻六记,够赚回电费吗?
- 长跑心态成就期货业——专访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
- 沃森生物解聘董秘张荔 9月初曾因个人原因被留置调查
- 天问一号团队获国际大奖 天问四号未来任务雄心勃勃
- 俄罗斯指责乌克兰截留过境天然气 威胁从28日起减少对欧供应
- 德国总理:为避免冲突升级 不会向乌克兰交付坦克
- 美媒:全球债券市场73年来最糟
- 光大期货【镍】:长假临近 镍宜谨慎
- 三部门有关负责人解读26条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政策
- 港珠澳大桥月增500个香港跨境私家车配额,试行一年
- 德国9月出口预期指数降至两年多来最低
- 中纺标大涨86%,天马新材险些破发!北交所个股上市首日严重分化,7月以来共4只新股破发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