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发文:全县静默,庄稼没法静默
在农村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农民当众检讨这种处罚方式力度不可谓不大,日报更何况这位农民年龄还不小。发文那他为何会受到这样的全县处罚?直接原因是从8月1日起,宁陵县紧急实行全域静默管理,静默静默要求“全县静默、庄稼乡镇静默、没法各村静默、农民户户静默”,日报而这位农民却在“静默”期间下地打农药。发文客观原因则是全县当地面临的疫情考验。从7月31日至8月6日的静默静默7天时间内,宁陵县已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63例,庄稼并且病例源头仍不清晰,没法这样的农民疫情发展态势对县域来说确实挑战不小。而且紧邻宁陵县的民权县,无症状感染者连续多日增长,也带来一定外溢风险。所以当地采取了“除一线防疫人员外,其他人一概不能进出”的管控措施。据该县工作人员回应,村民对此接受程度不是很高,所以村里的防疫人员采用了一些比较简单粗暴的方法,“但是出发点是好的”。 防疫压力当前,出发点又是好的,看似无可厚非。不过好的出发点未必带来好的结果,尤其在打硬仗的时候,更要避免“好心办坏事”。眼下,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这两场硬仗都到了吃劲的时候,如果光考虑一头,很可能会顾此失彼。疫情之下,人可以静默,为了抗疫可以忍受一时的不便,但庄稼没法静默,农业生产有其固有周期和时令节奏,停不了也等不得,关键环节管理跟不上,很可能会影响一季乃至一年的收成。“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立秋时节是玉米、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病虫害高发期和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如果防治病虫、灌溉等不及时,可能影响农民的“钱袋子”和国家的“粮囤子”。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阶段不仅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要抓好农业生产,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 这位农民下地打药的是什么作物没有报道,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能让农民在这个时候还如此挂念,也必定是在关键农时的作物,都和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息息相关。宁陵地处豫东平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油料百强县,当地主产农作物包括花生、玉米、蔬菜等眼下亟须加强田管的作物。据媒体报道,宁陵县今年落实秋粮种植面积40.77万亩,同比增加0.74万亩。那么当地在全域静默管理的研判和决策过程中,是否统筹考虑到了这些情况和农民需求?在发通知要求“不进不出”“各村静默”的同时,是否针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作出了系统安排?如果有所安排,是否通知到了有需求的农民?假如上述答案都是肯定的,那这位农民可能也就不必冒着做检讨的风险非要下地打药了。 此次事件发生后,当地的态度很好,第一时间承认做法简单粗暴,“是错误的”。但认错之后,不妨再多问一问,农民下地种田的当务之急解决了没有?全县其他村镇有没有类似的问题?目前当地疫情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那么下一步对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是否有科学方案?接下来如何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确保秋粮生产不受影响? 其实这样的问题,并非只有宁陵需要回答。近期,全国少数地区疫情有所反弹,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给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都是动态清零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无论是抗疫还是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稳产保供这个“定盘星”“定海针”。 今年以来,面对全国多地疫情散发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在春耕和“三夏”关键时节,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明确提出,严禁以疫情防控为由,擅自设卡拦截、随意断路封村、不让农民下地种田、不让农机通行上路。以此为指导,我们攻坚克难夺取了夏粮丰收。但从全年粮食生产来看,秋粮才是大头。“三秋”大忙在即,更是要用好统筹这个方法论,一环紧扣一环,抓紧抓实秋粮生产。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落实分级分类精准防控措施,主动帮助农民打通农业生产和流通中的堵点卡点,同时积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落实落细秋粮稳产增产关键措施,做好防灾减灾,确保防疫不放松、生产不耽误。 近段时间以来,行程码“摘星”,核酸检测结果要求全国互认,这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基层工作存在防疫力量相对薄弱、农村卫生条件不足、管理难度大等客观制约。但越是如此,越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科学统筹,精准施策,高质高效打赢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这两场硬仗。 微博热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定价比同行贵两倍,国货出海如何“解锁”高附加值
- 梅西已8年不喝汽水不吃披萨!
- 退市海医(览海医疗)股票索赔案起诉到法院,律师提示可索赔主体和条件
- 前10月地方财政账本:卖地收入下滑,能源大省财政收入涨幅靠前
- 人工智能训练师:让机器更“懂”人 让产业更智能
- 加快“下沉”战略 爱尔眼科收购26家医院
- 贵州茅台首推特别分红将派息1761亿 茅台集团再次出手不超31亿增持提振信心
- 中小城市发展将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 瑞斯康达被立案,股民索赔可期
- 知名游戏IP纷纷动画化 优质内容谋定“一鱼多吃”?
- 11月30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 冲刺,稳经济密集出招!
- 新加坡媒体:华尔街形成共识,看涨中国股市
- 工程院院士周守为:天然气是向非化石能源时代过渡的最佳选择
- 美银证券:重申汇丰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65.89港元
- 快讯:阿里影业高开6.90% 2023财年中期营收同比增长35%
- 银行业绩稳健增长为经济向好提供支撑
- 神舟十五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多家上市公司抢滩航天产业链
- 北京等地完成年内第四批次土地集中出让
- 马斯克线上“炮轰”苹果,“苹果税”大战再次打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十大基金解读A股:大概率延续震荡格局 坚定信心做时间的朋友
- 2022中国慈善企业家榜:100位入榜企业家捐款总额高达544.70亿元人民币
- 特斯拉三月国内销量6.5万台!比新造车前五名加起来都多
- 午评:港股恒指跌2.45% 恒生科指跌近4%汽车股大跌
- 招商基金:市场对政策的预期重心在于后续的“信心恢复”领域 包括基建、地产、银行等稳需求产业链
- 交银国际:腾讯视频会员提价 平台公司驰援上海
- 联想中国发力服务器业务,刘军提出要五年冲击中国市场第一
- 保利集团领导人员调整:张万顺任保利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 赵立坚:我们都为上海加油,没有一场疫情不会过去
- 觅睿科技拟挂牌新三板:多名董监高曾就职海康威视 有高管违反竞业禁止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