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收益”不绝对“专户派”跨界基金经理遭遇考验
炒股就看,绝对收益权威,不绝专业,对专及时,户派全面,跨界考验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基金经理 ● 本报记者 徐金忠 过去的遭遇2022年,市场震荡。绝对收益在此市场环境下,不绝“跨界”公募基金和专户产品的对专基金经理表现如何?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在“专户派”基金经理中,户派以“绝对收益”能力为特点的跨界考验基金经理,在2022年遭遇的基金经理考验比较严峻,基金净值表现并没有明显优势。遭遇 “跨界”基金经理频现 数据显示,绝对收益目前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出现一大批既管理公募基金又管理专户产品的基金经理。这些“跨界”的基金经理为公募基金行业带来不一样的“风格”。 举例来看,中欧基金“顶流”基金经理葛兰就同时管理着专户和公募。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葛兰管理着5只公募基金,合计资产净值为875.46亿元,同时她还管理着2只专户产品,合计资产净值为5.97亿元。同样在中欧基金,袁维德和王培也是“兼修”公募基金和专户产品管理。基金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袁维德管理着4只公募基金和1只专户产品,资产净值总额分别为191.07亿元和13.59亿元;王培则管理着7只公募基金和3只专户产品,资产净值总额分别为220.17亿元和33.31亿元。 同时,广发基金也有不少“跨界”的基金经理。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旗下基金经理唐晓斌管理着5只公募基金和1只专户产品,规模分别为221.78亿元和5.94亿元;基金经理杨东管理着3只公募基金和5只专户产品,规模分别为184.02亿元和7.11亿元。 在华泰柏瑞基金,也有一批“跨界派”。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基金经理陆从珍管理着2只公募基金和1只专户产品;基金经理沈雪峰管理着4只公募基金和5只专户产品。 此外,还有邬传雁等“顶流”基金经理同样管理着专户和公募。基金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邬传雁管理着6只公募基金和1只专户产品,资产净值分别为181.27亿元和5425.04万元。 不当宣传带来困扰 这些“跨界”基金经理在市场震荡的2022年表现如何?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在市场整体走弱的背景下,这些基金经理很难独善其身。 以某一位同时管理公募基金和专户产品的基金经理为例,该基金经理此前主要精力放在专户产品的管理上,后期开始管理公募基金。这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产品在2022年的一、二季度显示出了一定的回撤控制能力,特别是在一、二季度之交的市场变化之际,在仓位的操作上较为灵活,产品净值的回撤控制和进攻组织也较好。但是,进入三、四季度,该基金经理的操作面临压力,基金净值表现也没有明显优势。 另一位北京的基金经理同样出现这种状况,他所管理的基金产品在市场出现明显风险点时,在仓位控制上相当果决,为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持有体验。但是,面对市场的持续弱势,这位基金经理也无法保住前期收益,2022年全年的业绩表现虽处于同类产品的前二分之一,但年初和年尾的排名差距较大。 “从专户的思维出发,是希望为投资者赚取绝对收益,所以,在仓位调整和个股交易上比较灵活。但是,2022年的市场,让择时和选股都面临较大压力。不同于专户产品,公募产品不能长时间极致化调整仓位,因此,在市场的持续走弱中,没能为投资者保住收益。”前述基金经理反思称。 此外,还有基金经理表示,前期不当的宣传,给自己的投资带来不少困扰。“‘专户派’基金经理的标签,让不少投资者冲着绝对收益而来,而一旦产品业绩不及预期,这部分资金就会出现外流情况。坦白来说,这样的标签给自己的操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还是希望投资者真正认可我的理念和方法,再来投资我的基金。”
- 最近发表
-
- 英国住宅抵押贷款产品逐步回归 房地产市场复苏?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将CCUS项目纳入自愿减排机制
- 高毅邱国鹭最新分享:不因市场风格的变化改变投资方式,银行及保险龙头值得更高估值,关注工业细分板块
- 甲流击中了基层医疗的软肋
- 药品网售新规将施行:精麻药品等不得网售,购处方药实行实名制
- 证监会规范证券期货业网络信息安全:核心机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重要信息系统压力测试
- 加密行业下颗雷?Silvergate亏到发不出年报,美国监管机构很担忧
- 指挥官紧急送肉,台军慌忙平息“马祖缺肉风波”
- 中国就业人口年龄结构解读:35岁以下哪些行业最集中,哪些省份年轻就业人口占比低
- 美银CEO:华尔街银行在采用ChatGPT前仍有“工作要做”
- 随机阅读
-
- 潘功胜: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
- 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酒店及餐饮板块跌幅居前
- 德银:若日本央行正常化+美联储放松政策 日元或升值60%
- 玻璃累库延续 市场刚需补货
- 如何降低5G全连接工厂成本?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回应:并非所有工厂都要用5G,建议为工业应用划定专用频率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破4%,如何影响中国股债汇?
- 一图看懂哔哩哔哩2022年Q4财报:日活同比增长29%,净亏损收窄
- 四川金顶董事长梁斐:以绿色数字技术实现资源科学开发
- 北京丰台:有施工现场近日陆续出现阳性病例,相关单位被行政处罚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付喜国:构建科学有效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破4%,如何影响中国股债汇?
- CNNIC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房山新增风险点涉多个小区、地铁站!昌平部分中小学线上教学
- 国家医保局:1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097.43亿元 同比增长10.6%
- 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 渣打集团3月2日斥资合共约2148.48万英镑回购合共273.7万股
- 中国恒大:接获联交所的额外复牌指引,本公司股份将继续暂停买卖
- 离职补偿都有345万!量化大厂薪资究竟有多高?
- 大摩:维持百威亚太增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30港元
- 央行开展70亿元逆回购操作 1月中旬以来首次降至百亿元以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