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商银行2021年成绩单亮相:资产规模逼近6200亿元 多项经营指标创近年最好水平
每经记者 张祎 每经编辑 陈旭 4月29日,成都创近 成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农商银行”)披露了2021年年报。农商年成年最这也是银行亿元该行回归市属国有企业序列后首个完整会计年度业绩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绩单经营回归国企属性后,亮相成都农商银行的资产指标规模体量、经营效益、规模资产质量等核心指标明显提升,逼近多项经营指标创下近年来最好水平。多项 年报显示,好水继2020年资产规模重返5000亿后,成都创近2021年,农商年成年最成都农商银行存贷两旺,银行亿元全年总资产增加近千亿,绩单经营于年末达到6181.71亿元,亮相同比增长18.94%,实现近7年来首次两位数增长,并跻身全国农商行资产规模前五强。 同时,成都农商银行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8.56亿元、净利润45.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32%、16.89%,净利润创近7年同期最高增幅。不良贷款率在连续“六升”后开始掉头向下,于2021年末降至1.65%,为近4年低点,资产质量向好发展。 管理步入新轨 资产和净利增速均创下近7年之最 “各项管理全面步入新轨道、全员面貌展现新气象,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在年报中,成都农商银行对自身去年经营管理情况给出了充分评价。 据披露,2021年,成都农商银行不断完善法人治理,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着力构建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截至2021年末,资产规模跃升至6181.71亿元,较年初增加984.50亿元,增幅达18.94%,创下近7年同期最快增速,也是近7年来首现年度两位数增长。 截至2021年末,该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突破3000亿元,达到3059.67亿元,较年初增加421.03亿元,增幅15.96%,创近8年同期最高增速。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99.29亿元,较年初增加227.04亿元。 贷款规模扩大的同时,成都农商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资产质量指标向好。不良贷款率在连续上升6年后,于2021年掉头向下,年末降至1.65%,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为近4年来的低点。同时,拨备覆盖率升至235.97%,同比提高46.6个百分点,达到近4年高点。 此外,成都农商银行的存款吸收能力也在持续走强。截至2021年末,该行负债总额5686.17亿元,同比增长19.82%。其中,吸收存款4619.45亿元,较年初增加757.04亿元,同比增长19.6%,无论增量还是增幅,均为近7年来同期最高,且存款在负债中的占比连续3年保持在80%以上。 规模增厚的同时,成都农商银行盈利能力明显增强。财报显示,2021年,该行完成营业收入138.56亿元,同比增长9.32%;实现净利润45.03亿元,同比增长16.89%,创下近7年最大增幅;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9.51%,较上年提升0.63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末,该行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483.32亿元,较年初增加43.49亿元,增幅9.8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4.83元,较上年增加0.43元。 年报显示,2021年,成都农商银行亦在大力推动综合化金融服务,如信贷资产证券化、基金托管、金融衍生品交易等,为未来增量业务拓展提供支撑。 资本充足率升至近年高点 正谋划上市筹备工作 资料显示,成都农商银行是在原成都市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10年1月15日挂牌开业,注册资本100亿元,2020年6月完成股权结构调整,回归市属国企属性。 因此,2021年成为成都农商银行回归市属国有企业序列的第一个完整年度。 公开信息显示,整装再出发后,成都农商银行已确立“上市银行”“万亿银行”两大发展目标,大力建设“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治理结构科学完善、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的全国标杆性农村商业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资产规模快速提升,2021年末,成都农商银行凭借近6200亿元的总资产,已跻身全国农商行前五,仅次于重庆农商行、广州农商行、上海农商行、北京农商行四家万亿级农商行。 截至2021年末,成都农商银行在岗员工人数8588人,拥有各层级机构652家,其中总行营业部1家、分行8家、支行195家、分理处448家,在四川、河北、云南、山东、福建、江苏、新疆七个省(区)发起设立了39家中成村镇银行。 年报中还显示,成都农商银行的上市工作已在筹划之中。2021年,该行成功发行70亿元二级资本债,创2019年以来全国农商银行体系中单期资本补充工具最大发行规模,年末资本充足率升至14.15%,达近7年高点。 年报透露,成都农商银行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要求,根据“提前谋划、摸清底数、做足准备、择机启动”的原则,董事会制定了上市工作方案,确立了上市筹备工作机制,积极谋划各项上市筹备工作,促进资本补充能力进一步提升。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朱万平摄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净赚5亿、3个月开店650余家 瑞幸Q3盈利背后:学习蜜雪冰城“好榜样”
- 指南 中金:维持时代电气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升至45.49港元
- 雷电微力:公司将通过加强排产计划等多种方式降低限电停产的短期影响
- 截至7月末天津银行业总资产5.88万亿元 同比增长5.71%
- 多家上市公司预中标特高压工程 业内期待直流项目进入核准高峰
- 易小准: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措施和单边经济制裁正以国家安全为幌子出台
- 重磅!北京正式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首次突破20%→
- 美国限制高端芯片对华出口!如何应对科技霸权主义?
- 希腊消费转向自有品牌
-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9月9日竞价交易50万吨进口大豆
- 欧菲光:将推出纯固态激光雷达 已与多家汽车厂商完成首次技术对接
- 阿根廷副总统克里斯蒂娜遭持枪威胁 嫌疑人已被逮捕
- 韩国国产反导系统成功拦截目标 模拟画面公布
- 迷恋炒股、主业成谜,上市30年多次退市边缘挣扎!全新好股价却还在涨
- 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启动全国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
- “蛇吞象”式易主再现 这次和科达会怎样
- 精彩!上海建科IPO,活生生是一个“问题个人”占了国企信誉便宜的案例
- 阳光私募二季度持股:高毅减仓,瑞丰汇邦加仓茅台
- 俄罗斯国防部称已控制乌军防御体系重要节点佩斯基
- 英国8月零售业客流量进一步回升,较疫情前仍差12.4%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