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来临,北京海淀法院提醒这三类常见风险要注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健 通讯员 杨晴 “双十一”来临,双十一消费者纷纷准备“剁手”。临北海淀法院法官提醒大家,京海在兴奋消费之前,淀法对于常见的院提三类风险,还是醒类要留个心眼,以免产生纠纷。风险这三类风险是注意:定金不退、价格欺诈、双十一实物不符。临北 交完定金后悔了 定金不能退 小刘在小灰鸭网络旗舰店看中了一款原价为1500元的京海羽绒服,在“双十一”活动期间,淀法这件商品价格降至969元,院提但消费者需先在11月1日前支付定金120元,醒类在11月1日0时后支付尾款才可享受折扣价格。风险选择了合适的颜色和尺码后,小刘支付了定金,暂未支付尾款。 第二天,小刘在其他店铺看中了更心仪的款式,便想将这件已经支付了定金的羽绒服退掉。然而,店铺拒绝了她的退定金申请,理由是根据平台预售协议,支付定金后因消费者自身原因导致未如期支付尾款或申请退款的,定金均不退还。 之后,小刘又向该网络电商平台客服投诉,却得到了相同的回复。 小刘诉至法院,提出商品展示页清清楚楚写着“7天无理由退换货”,店家还没发货,就应该为自己办理退款。 然而,法院判决也没有支持小刘的诉请,因为在这笔订单中,双方明确约定了小刘支付的120元属于定金,且支付页面有显著的预售协议提示,告知其定金不退的规则。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该案现已生效。 法官提醒:预付商品定金要理性 避免冲动消费 根据民法典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法官介绍,在“定金+尾款”形式的网络购物合同中,如买家交完定金反悔了,不履行支付尾款债务或者取消订单的,是无权要求店家返还定金的;如果卖家存在迟延发货、尾款价格上涨等违约行为的,则需双倍返还买家定金。同时,部分网络购物平台的预售规则中约定“支付尾款后若退款的,则定金可退”。根据合同的意思自治原则,如存在平台协议条款明确规定或消费者与商家沟通一致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可以在支付完尾款后主张商家返还全部货款。 法官提醒消费者,预付商品定金要理性,避免冲动消费,同时应阅读平台的预售定金协议,明确消费者的权利义务,防止草率付款却没有“后悔药”。 遭遇价格欺诈 可提三倍赔偿 虽然年年提醒,但商家价格欺诈套路,仍然屡禁不止,各种“指导价”“专柜价”“吊牌价”等层出不穷。 去年“双十一”期间,科灵电脑旗舰店售卖的两款电脑分别在商品购买链接中宣传价格如下:“科灵台式游戏机特别版”原价12999元,促销价11499元,“科灵便携办公超轻薄笔记本”原价8599元,促销价7999元,两款电脑促销价格旁边均有“限时秒杀”和倒计时的字样。 当天,君君以11499和7999的价格各买了一台,君君下单后店铺经营者科灵电脑公司依约发货,君君也按时签收货物。几日后,“双十一”促销已过,君君再次查看该商品时,发现商家依旧以11499和7999的标价出售电脑,价格旁边无任何优惠字样。 君君认为商家存在价格违法行为,遂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相关行政单位对君君的举报作出处理,经查明“科灵台式游戏机特别版”在“双十一”促销期前的成交价格为12099元,“科灵便携办公超轻薄笔记本” 在“双十一”促销期前的成交价格为8399元,与其在“双十一”促销期间标明的原价不符,认定科灵电脑公司的标价行为属于“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价格违法行为,责令科灵电脑公司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处以警告并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 同时,君君认为科灵电脑公司构成欺诈,诉至法院,要求对方三倍赔偿。 庭审中,科灵电脑公司辩称,商品链接中“价格说明”部分已注明:商品原价指商品的专柜价、吊牌价、正品零售价、厂家指导价或该商品的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促销价格指商品的实时参考标价,具体成交价格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法院审理认为,君君通过网络在科灵电脑公司处购买商品,双方建立了网络购物合同关系。相关行政机关认定科灵电脑公司在销售涉案电脑时涉嫌价格欺诈,科灵电脑公司虽称其在网站页面作出价格说明,但不足以否定其存在价格欺诈行为的事实。科灵电脑公司具有利用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的故意,足以使君君陷入错误认识。据此,法院支持了君君请求被告支付三倍赔偿的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参与促销活动 应提前关注产品价格趋势 价格欺诈是指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根据我国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进行价格比较的,标明的被比较价格信息应当真实准确。经营者未标明被比较价格的详细信息的,被比较价格应当不高于该经营者在同一经营场所进行价格比较前7日内的最低成交价格;前7日内没有交易的,应当不高于本次价格比较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 法官提醒消费者,参与网购促销活动时,可以提前关注产品的价格趋势,货比三家,避免被不法商家误导,明明花了“大价钱”还以为自己“买划算”了。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如遭遇价格欺诈,可以参考上述案件中君君的做法,向有关行政部门举报,或者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实物不符 商家要承担“退一赔三”惩罚性赔偿 为了招徕消费者,很多商家在“双十一”期间增加广告投入,不少广告词更是通过夸张、吹嘘等手段吸引眼球,造成商品宣传与实物不符。 小陈在某电商品台看到一款牙膏推广广告: “这是一款不一般的牙膏!适用于蛀牙、牙周炎、上火等引起的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口腔异味(口臭)等……”饱受蛀牙困扰的小陈趁着优惠,立刻下单购买了三支牙膏,支付货款177元。 可收到货物后,小陈发现,该牙膏产品归类为化妆品,不具备药品及医疗器械资质,与商家宣称的治疗功效严重不符。 小陈诉至法院,要求该网店的经营者净宝公司给付3倍赔偿金531元。 庭审中,净宝公司辩称,从未在商品页面宣称该口腔膏属于药品,且该口腔膏对广告语中提到的口腔症状确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公司不构成欺诈。 法院审理后认为,净宝公司作为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应当提供真实、全面的商品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净宝公司在销售涉案商品过程中,明知涉案商品不属于药品或医疗器械的范畴,却在宣传页面中宣称“适用于蛀牙、牙周炎、上火等引起的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口腔异味(口臭)等”,其行为违反了广告法中的禁止性规定,虚假宣传涉案商品具备疾病治疗功能,误导小陈做出下单购买的错误意思表示,构成欺诈。法院最终判决净宝公司给付小陈赔偿金531元。 法官提醒:不要盲目相信广告 提防“货不对版” 法官表示,对于商家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消费者有监督的权利,如果发现网购的商品到货后存在“货不对版”、不具备商家宣传的功效等情况时,可以主动向市场监督部门投诉。商家因发布虚假广告构成欺诈的,消费者还可以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主张“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 法官特别提醒,要注意类似“保健品”等商品广告,这是近年来商品与宣传不符的“重灾区”。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因此,看到相关广告,消费者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文中人物、公司、店铺、品牌均为化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数字经济城市百强:北上深杭广稳居一线 中西部弯道超车
- 【派哥聊美股】机构调研有哪些特点?散户如何做到扬长避短?
- 上富股份终止创业板IPO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 上海:8K超高清芯片、智能座舱、5G通信模组等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12月16日上映,《阿凡达2》来了,影院沸腾!
- 搭上新能源“顺风车”,这个行业会起飞吗?
- “游戏大厂”网易等今年首获版号 业内人士:未来版号发放会更加均衡
- 华硕ExpertBook B3 Detachable可拆卸笔记本发布
- 黎巴嫩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58.46%
- 前8月湖南进出口总额4458.7亿元 同比增长21%
- 涨停板复盘:科创50收红,燃气、港口航运、零售板块领涨,中百集团4连板,民生控股3连板
- 越秀服务:悦中秋 • 越美好 | 越秀社区中秋活动回顾
-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来了!这些保险机构参与
- 泉果基金首只公募产品将发行,知名基金经理赵诣掌舵
- 普京任命莫尔古洛夫为新任俄驻华大使,中方表示欢迎
- 外媒:波兰将于2023年冻结家庭电价
- 暴雪CEO回应网易续约事件:合作是双向的,会尽其所能让中国玩家玩上暴雪游戏
- 期市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大面积飘绿 沪锡跌超5%
- 脱口秀新人“毛豆”炸场:我可讲的“破事儿”特别多
- 美股大跌怎么看?经济日报:影响可控,不改A股韧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