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Z世代对华好感来自“对等”
日本东洋经济在线网站11月22日文章,对等原题:“Z世代对中国有好感”,日媒日本不同年龄段对中国好感度不同的代对原因11月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曼谷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3年来首次中日领导人面对面会谈,华好并开始“重新调整”恶化的感自双边关系。岸田在改善对华关系方面,对等受到“反华舆论”和对华强硬的日媒日本自民党右派的制约,但提起“反华舆论”,代对日本18岁-29岁的华好“Z世代”对中国的好感度却达40%以上,与其他年龄层的感自人有明显差异。从Z世代的对等政治意愿开始掌握选举关键的世界潮流来看,只依靠“反华舆论”和“右派”的日媒日本岸田外交岌岌可危。 此次中日领导人会谈只进行了45分钟,代对与长达3个多小时的华好中美元首会谈相比,不可否认日本对华重要性已下降。感自中日两国领导人在会谈期间达成了几项共识,包括尽早开通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尽早举行新一轮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尽早举行新一轮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会议等。作为今后中日关系改善的指标之一,就是实现领导人之间的互访。 不过,岸田首相改善对华关系的一个阻力就是高涨的“反华”舆论。尽管日本对华观念恶化,但日本内阁府每年发布的《关于外交的民意调查》中,还是浮现出一些较为有趣的数字。比如,今年1月发布的调查中,20.66%的受访者对中国“感到亲切”(较去年增加1.4%)。但按照年龄层来看,在“Z世代”中,对中国“感到亲切”的比例高达41.6%,可以说比总体多一倍以上。与60岁-69岁的13.4%、70岁以上的13.2%相比,“Z世代”对中国的亲切感更高。 那么,为何不同年龄层的人对中国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我想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分析。我年轻的时候(作者出生于1948年)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十分向往,并因日本曾发动侵略战争而对中国有一种赎罪意识。也就是说,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中国这个“他者”之上,并随意夸大了自己的期望。 现在,很多人也是将日本或欧美的治理体系投射到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上来,以日本或欧美的标准来观察判断中国。这正是为何现在很多六七十岁的日本人对中国“没有亲切感”的原因。 然而,“Z世代”的想法就不同了。以我教过的大学生为例,他们还没出生时,日本经济就陷入低迷,他们没有经历过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在他们懂事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成为追赶美国的大国了,而且中国在IT技术方面领先于日本,在动漫和游戏质量方面也在超越日本。同时,在很多“Z世代”上学或打工的地方,经常有与中国留学生接触的机会。换句话说,“Z世代”从一种“对等”的角度看待中国。因为对中国没有特别的想法,所以也不抱特别的幻想。 我想,当“Z世代”和千禧世代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时候,日本人整体的对华观念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当那些无法从心理上接受中国崛起和日本衰落这一历史性变化,以及无法摆脱“脱亚入欧”意识的一代人“退居二线”后,日本的“反华”舆论应该也会发生变化。岸田政权也不能一直依赖于“反华”的翼赞舆论。(作者冈田充,曾茂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宁波一区执行疫情防控临时管控措施,常态化核酸检测一天一次
- 中国担任安理会8月轮值主席,张军:安理会工作不应该也不能有所松懈
- 科创板折戟,手机代工厂华勤技术转战主板:去年净利下滑,募资额缩水20亿
- 保持稳定是卢布重点任务
- 阿凡达2国内定档,影视股直线拉升!“中字头”又暴涨,千亿白马2连板!这些股却连续20cm跌停…
- 海关总署:暂停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大陆
- 网约车“空调自由”,路在何方?
- 前7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降近5成,千亿房企剩10家,不到去年一半
- 耗资540亿欧元!传德国拟出台天然气和电力限价措施
- 猴子,往哪儿跑
- 专家:解放军军演势必跨越所谓“海峡中线”,今后将常在台当局家门口搞演习
- “哗众取宠”“危险鲁莽”!外媒那些批评佩洛西窜访台湾的声音
- 放弃50万年薪 “网红教授”陈春花又辞职 这次是中国银行!此前已从北大辞职
- 解放军宣布将开展系列军演,台媒:桃园机场明日取消40个航班
- 《乘风破浪3》成团排名曝光,王心凌C位!近期申注超40个相关商标
- 军工板块爆发:宝色股份“20cm”涨停 国泰富国易方达等多只军工ETF涨超4%
- 游戏工委报告:未成年人的沉迷游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 又见公募董事长“奔私”!还有量化基金经理、资深产品总监也来了
- 浙江首次编制发布《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 盈利明显好转 钢厂复产预期增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