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文|《财瞭》原祎鸣 按照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的便利蜂规划,2023年便利蜂门店要达万家。起起但不久前,落落落落落落其被传出现大幅关店潮。便利蜂彼时,起起便利蜂回应称,落落落落落落只是便利蜂“冬眠”,还会重新开业。起起 但《财瞭》与多位便利蜂员工以及前员工沟通后发现,落落落落落落店铺从鼎盛时期的便利蜂2700余家已缩减为目前的2000家出头,而一部分关闭的起起店面,则不会重新开业。落落落落落落此外,便利蜂很多业务线暂停。起起 员工们还表示,落落落落落落这家公司同样面临着下沉市场难的问题。“大多数的二线城市的便利店都已经非常根深蒂固了,不好撬动,店面很难盈利。”另有员工透露,对于以直营模式为主的便利蜂来说,单店的收入是关键的指标,所以关店是“止损”策略。“在眼下的局势下,管理层认为把钱放在口袋里最安全”。 部分门店不再开张? 此前,便利蜂出现了“大幅关店潮”的传言,官方对此辟谣称,不实。 “为集中人力、物力确保大部分门店的良好运转,3月,便利蜂选择临时关闭小部分服务力偏弱、消费者需求度较低的门店。但随着疫情的缓和,这些冬眠门店已经开始逐步复业。今年以来,便利蜂关闭的门店差不多700家。”便利蜂方面如是回应“关店潮”传言。 然而,两位在便利蜂工作数年的前员工表示,有一部分店面以后也不会开起来了。 一位在此工作两年的员工杨吉(化名)表示,目前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门店逐渐出现亏损。 “这时候门店多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便利蜂都是直营店,和加盟店不同,大部分门店的亏损就代表着整个集团的亏损,这时候就需要关掉一部门店止损。” 另一位便利蜂的前员工周文萌(化名)也表示,便利蜂现在手里并非没有现金,但是管理层仍然认为把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最安全。 此外,周文萌也表示,关店还有一个核心原因是生鲜配送服务面临着严重的物流问题。“便利蜂和小超市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有包子等日配送的生鲜产品,店铺和鲜食工厂也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长三角和华北地区,但今年很多店面很难运转,开店也会赔钱,因此考虑收缩”。 他还透露,近两年便利蜂的店铺一直在“开开关关”,由于有午餐晚餐,商业写字楼附近的店铺在午餐晚餐时段仍有不少企业员工排队购买,这些单店仍然可以盈利。根据内部统计,2021年大部分门店是盈亏平衡的,甚至不少还能盈利,“只要位置可以,单店就可以平衡人力成本店面成本”,“但是,如果是因为工厂问题,或者刚刚从新城市发展起来就关店,那店就真的很难再开起来了。” 另有一位便利蜂在职员工薛萍(化名)表示,关的普遍都是其最新拓展的二线城市的店面。“大多数的二线城市的便利店都已经非常根深蒂固了,不好撬动,店面很难盈利。” 但杨吉否认了薛萍的说法,其认为,关闭二线城市的店更多的可能是利润降低。“便利蜂用的是自己的物流,拓展二线城市要自己跟上物流或者找第三方公司,成本更高,利润会进一步压缩。” “目前已经关闭的门店,不能确定是全面收缩还是暂时观望。如果来看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策略,有的城市影响小,可以慢慢开一些店,受影响大的会多关一些店,战略随时在变。”周文萌补充说到。 此外,周文萌还透露到,疫情期间,便利蜂的门店数量调整导致人事纠纷问题复杂。具体而言,便利蜂门店的员工按照天数计算工资,但门店开开关关,想要全勤赚钱的员工就会有情绪,有的时候没有店面可以上班,有的时候营业的店面距离店员家里特别远,员工就会有情绪,这一部分的也面临着法律纠纷。 相互围剿,被质疑无创新爆款 杨吉透露到,一直以来,便利蜂和各大便利店之间的相互“围剿”便十分激烈。“2018年的时候,在中关村、苏州街等写字楼聚集地区,一条街有十几家便利店,只要有一家便利店,无论是全时还是711,一左一右都是便利蜂。” 杨吉表示,便利蜂的围剿并不是只有“跑马圈地”,还有价格战,其当时会有人专门调研周边店铺的价格,打价格战,单品比隔壁店面便宜五毛,或者第二件五折等促销策略来吸引客流。 “为了守住附近客流量,便利蜂全面围攻,虽然这一做法最初瞄准的是头部便利店,但最先倒霉的都是小店。小店的进货成本更高,在这种挤压下无法存活,会转让或者倒闭。”杨吉告诉《财瞭》。 但多年来,便利蜂一直面临着无爆款的问题,周文萌认为,便利蜂一直“跟在别人后面创新”,换言之,便利蜂是什么火就做什么。 在各种趋势下,便利蜂做过共享单车、自助雨伞、精品咖啡、预制菜包括各种产品,但都做着做着就没了声音。“跟着别人做很安全,也能保证基础的盈利,但是很难当第一。”周文萌认为。 以精品咖啡为例,便利蜂此前所孵化出了饮品品牌不眠海,以店中店模式切入至便利蜂店内。早前有消息称,便利蜂将持续加大在咖啡市场的布局,推动“不眠海”子品牌进一步发展,将继续利用便利蜂店面布局饮品站,由咖啡师现场制作精品咖啡以及其他茶饮。 据了解,“不眠海”大量咖啡师也来自于Manner,店内咖啡机也是Manner同款。其刚成立的时候,推出过超低价格和叠加的优惠券被消费者疯抢,但后来也受到了口味不佳的质疑。 周文萌透露到,2021年,便利蜂业开了很多家不眠海咖啡店,但今年也关闭了很多家。“不眠海肯定开不起来了。以前不眠海比较便宜,咖啡10元一杯左右,但是现在不眠海出的新品基本都要10几20块钱,消费者没有必要再购买。”周文萌表示。 事实上,位于上海的便利蜂上海湾店,便利蜂的员工也称,自从其来上班至今没有见过不眠海的员工,一直处于罢工状态。 但杨吉认为,便利蜂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杨吉表示,便利蜂从2018年底就开始盈利,其个人认为便利蜂最大的特色就是自助结账。 “虽然这几年711、全家都有自助结账的业务了,但那几年的时候只有便利蜂有,商业写字楼楼下的便利店结账是要排队的,自助结账是突出的优势。” 直营模式的利与弊 天眼查app显示,便利蜂成立于2016年11月,创始人为此前去哪儿网创始人庄辰超。2015年10月,携程宣布与去哪儿合并,庄辰超离职,其把目光转向了便利店。“这个产业是完全可以被算法驱动的,而在中国根本没有做到的。 随后,便利蜂开启了一轮融资热。2017年初,便利蜂便获得了A轮融资;2018年获得由腾讯投资和高瓴资本投资的B轮2.56亿美元,投后估值达16亿美元,直接跻身独角兽行列;2020年5月完成了C轮的数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和投后估值未披露。最后一轮融资停在了2020年5月的15亿美元C轮融资。 此后,便利蜂开始了疯狂扩张的节奏。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数据,2020年底,便利蜂的门店数已达到2000家,比 2019年统计时的602家,增长到了3倍还要多。 2020年底,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曾在2021便利蜂供应商大会上透露,公司将于2021年开启“高速扩张模式”。截至2021年底,便利蜂全国店铺数量达到了2800家。 2021年春节后,便利蜂南京、天津、廊坊、上海实现了整体盈利,北京、天津等城市便利蜂的规模已排名当地市场第一。 根据规划,便利蜂2021年的门店数将突破4000家。其中,一半将位于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到2023年,便利蜂门店数将达到1万家。 但今年的大规模关店是否意味着便利蜂此前的步子迈的太大?周文萌表示,这个速度在零售行业并不算快,其它品牌的拓店速度也并不慢。 “但是大多数店都是在开加盟店,便利蜂只开直营店。直营也有个好处,都是标准化的东西,可以直接复制,只要找好位置就能迅速开店。” 周文萌表示,其它的连锁便利店普遍拓店都采取加盟的形式,大家会认为实体零售还不错就会涌进来。而且如果加盟店关店就会割韭菜,711也在关店,亏的都是加盟商的钱。 但另一方面,对于便利蜂来说,其以直营模式为主,单店的收入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指标。因此时至今日,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便利蜂并不是因为手上没钱而关店,更多的是“止损”的策略。 “开一天就要赔一天的钱,如果不止损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每日优鲜。近两年之内,老板明确要求不可能大规模继续开店。”周文萌表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经济日报刊文:做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
- 智能盾构机出口海外 中铁装备受到国际市场广泛认可
- 韩国7月进口飙升21.8%,连续四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 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就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并访问中亚三国接受中央媒体采访
- 易纲:最近我们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 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
- 16架战斗机护送“佩洛西专机”?台网站辟谣
- 青藏战略通道安全保障战略研究咨询研讨会召开
- 中粮期货:甲醇继续上攻 目标上移
- 抖音0.01元咖啡券无法兑换?星巴克致歉:为内部测试链接
- 广东让大地青山常在秀水长清空气常新
- 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国融通集团捐赠2千万帮扶困难烈属等
- 环球度假区漫游卡“杀猪盘”:滋生于团购,诈骗金额数千万
- A股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 市场体量质量两翼齐飞
- 德州扒鸡产品单一:八成收入依赖华东市场 负债率56.4%远超同行
- 满帮平台参考价备受争议:货车司机举例称拉一趟亏损约2500元,有人留言“打倒满帮”
- 1年收费97万,这所大学全额续订知网
- 八部门发文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 推进上海等五地科创金融改革
- 银保监会:尽快摸清无证无照黑养老机构底数,集中开展联合执法整治
- 险企员工持股计划:是进是退?
- 光大期货【镍】:宏观氛围弱化 镍价回暖
- 搜索
-